交大傑出校友 × 訪問報馬仔
經營管理所 103級 李汶珊學姊
這次我們訪問的是103級畢業的李汶珊學姊,學姊目前任職於銀行的數位金融事業處,擔任支付產品PM的職務。一般來說,PM可以分為專案型與產品型,而學姊的工作初期偏向產品型的性質,主要工作內容為負責一項新產品的商業模式設計,從構想到上線,包含其中系統、業務流程、法務合約、帳務及UI/UX設計等都會接觸到;而在新產品上線後,後續的行銷、產品發展就有可能會以專案的形式進行,持續地精進產品功能及擴充應用場景。
一開始看到數位金融事業處,可能會以為該部門都是負責關於銀行自品牌的行動支付業務,然而在這次的訪談中,學姊表示,她們部門負責的業務主要是整合市場上的多元支付,提供商戶整合型的金流解決方案,並且觀察市場需求開發創新的產品或是運用場景。創新是他們團隊很重要的KPI,除了解決商戶當下的需求外,更要洞察未來潛在的可能性,讓產品具擴充性,能更彈性地因應越來越迅速的變化。
簡單來說,PM就是產品的媽媽,需要管理產品的各個面向,像是想要讓產品被廣大的使用,團隊也需要協助商戶發想行銷企劃來促進交易量提升,當然公司也有專門做行銷的團隊來協助,針對消費者端做數位行銷及品牌露出,跨部門的合作在公司內是很常有的。
在訪問中我們詢問學姊擔任PM在職場中所遇到的困難,學姊表示,主要是因為各個部門間的KPI條件都不同,有時需共同合作時,會發生提案被拒絕或是你很緊急的事務對他而言不是優先的狀況。學姊提到,一開始工作時碰到這種狀況會很沮喪,但經過多次跨部合作的經驗後,現在會學著站在其他部門的角度思考,找出對雙方有利的方案或其他第三方的方法來解決。
而我們也詢問學姊在工作中,會不會有術語不懂而與工程師溝通出現問題的狀況,學姊表示,相較於科技業,金融業在這方面的問題較少,而且公司內也有BA的角色會從中協助,不過,PM在工作中最常的就是與人溝通,需要根據對象不同而改變自己的用詞,像是在面對商戶時,就不能用內部術語去溝通,而是要用對方能理解的詞彙去做解釋。
提到行動支付在台灣的發展,學姊表示,台灣市場上已有很豐富的支付品牌,及所謂的第四方支付或聚合支付等商業模式,也已經有很多廠商他們的收益結構已逐漸定型,除了串接商戶的支付外,也協助支付機構進行推廣等服務,且隨著新零售概念,線上、線下商戶邊界模糊,也有更多創新商業模式、場景產生,提供商戶更客製化、彈性的收單機制也是重要的趨勢之一。另除了金流之外更重要的是每筆消費所累積出的數據,能夠更精準的描繪顧客進而發展其他商業機會。目前台灣金融業務承作在法規上是偏保守的,但因應國際趨勢來看,未來業務開放是必然發生的,許多FinTech業者及金融機構皆在備戰。
在訪談的尾聲,學姊也建議學弟妹,在進入研究所就讀的期間,可以先思考兩年內最期待達成的事,像學姊自己規劃的是實習跟交換。學姊在碩班期間,有在美妝、雜誌及通訊軟體公司實習,從此就踏上想成為PM的這條路。在學生期間是最好嘗試各種可能性的時候,透過在不同產業的實習經驗,從中摸索出自己的興趣,也能更了解自己想往哪個產業發展。另外學姊也提到,不要小看在經管所的課程中所做的每份報告,因為或許在未來某個時機就會派上用場。像學姊當時在陳光華教授的行銷管理報告中有做行動支付相關研究,而在面試支付PM時,即使沒有相關的經驗,也能大致理解產業輪廓。最後,學姊給學弟妹的建議是,勇於嘗試,對於這個世界保持好奇心,正面思考不管在工作或是人生,都會讓你成為更好的你,並且要相信即使是渺小的自己也擁有讓世界更美好的力量。
留言列表